大家好,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,就是关于通化热风炉规格的问题,于是小编就整理了1个相关介绍通化热风炉规格的解答,让我们一起看看吧。
孟泰的劳模事迹20个字?
孟泰是新中国第一代全国劳动模范。他生于河北丰润县一个贫农家庭。18岁那年,家乡大旱,他只身闯关东,到抚顺栗子沟当工人,后来到鞍山,进了日本人开的制钢所。1948年2月,党派孟泰参加通化铁厂高炉的修复工作,他带领着伙伴,只用35天就修复了原定80天修复的两座高炉。
1948年底,孟泰回到鞍钢。为了支援全国***,中央要求鞍钢迅速恢复生产。当时配件奇缺,孟泰领着工人刨开厚厚的冰雪,把埋在地下和废铁堆里的各类器材一件件收集起来。几个月后,大大小小收集了上千种、上万件。这就是后来闻名全国的“孟泰仓库”。到1949年6月7日,鞍钢炼出第一炉铁水,炼铁厂修复的3座高炉用的材料,没花国家一分钱。孟泰成为鞍钢人的旗帜,他的名字传遍全国。
1950年8月的一天,4号高炉发生爆炸;孟泰置生死于度外,摸索到炉台上,关上冷却水开关,避免了一起炉毁人亡的重大事故。又有一次,3号炉炉皮被烧穿,孟泰冒着烈火用几条浸水的麻袋堵住裂口,化险为夷。孟泰被大家称为“老英雄”。
孟泰也是刻苦钻研科学技术的模范。他对高炉上密如蛛网的1000多根冷却水管了如指掌,总结出一套高炉循环水系统维护操作法,被称为“孟泰操作法”。他亲手建立了“孟泰储焦槽”,每年可以节约上千吨焦炭。他为配矿槽研制了防暑降温设施,改善了作业环境,同行管他叫“高炉神仙”。五六十年代,他先后当选为第一、二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,中华全国总工会第七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执行委员。1967年9月30日,孟泰在北京逝世,终年69岁。
1948年11月2日,东北全境解放,孟泰奉调回鞍钢。孟泰回到炼铁厂修理场后,把日伪时期遗留下来的几个废铁堆翻了个遍,回收各种管件4000多件,并用玻璃粉除垢,然后修复成能用的管件,建成了当时著名的"孟泰仓库"。
孟泰艰苦创业的精神受到***鞍山市委和鞍钢公司的高度重视,并以他为榜样,发起了一场大规模的交器材运动。
在修复炼铁厂2号高炉中,所用的管件大部分取之"孟泰仓库"。
1949年6月27日,修复后的2号高炉生产出第一炉铁水。
先回答作者提出的问题再给大家介绍下这位劳动模范。
面对遭受严重破坏的鞍钢生产,他顶着各种压力,使鞍钢的生产秩序免于受到各种各样的冲击。在他担任鞍钢炼铁厂副厂长的8年中,被工人们称为“身不离劳动,心不离群众的干部”。
作为一名鞍钢人,提到孟泰真的是再熟悉不过。他是我们鞍钢第一批的劳动模范,他建立起了闻名全国的“孟泰仓库”,将收集到的器材及时分类整理,使鞍钢最早恢复的3座高炉的配管材料没花国家一分钱,为鞍钢在较短时间内恢复生产作出了巨大贡献。
答:孟泰是安钢的一位著名的全国劳模。他为中国重工业的发展提供了精神支柱,也为其他工业体系提供鲜活的例子。
在******接见孟泰之后,全国掀起了向孟泰学习的新***,它为人民提供了鲜活的例子。那就是为中华人民共和国而努力奋斗。
孟泰1949年8月加入中国***,成为鞍山解放后第一批发展的产业工人党员之一。
他带领广大工人把日伪时期遗留下来的几个废铁堆翻了个遍,建成了当时著名的“孟泰仓库”。他勇于攻克技术难关。在苏联***停止对我国供应大型轧辊,致使鞍钢面临着停产的威协的情况下,他组织了500多名技协积极分子开展了从炼铁、炼钢到铸钢的***厂际协作联合技术攻关,先后解决了十几项技术难题,终于自制成功大型轧辊,填补了我国冶金史上的空白,被誉为“为鞍钢谱写的一曲自力更生的凯歌”。
他自己设计制造成功的双层循环水给冷却热风炉燃烧筒提高寿命100倍。在***中,面对遭受严重破坏的鞍钢生产,他顶着各种压力,使鞍钢的生产秩序免于受到各种各样的冲击。在他担任鞍钢炼铁厂副厂长的8年中,被工人们称为“身不离劳动,心不离群众的干部”。1967年9月积劳成疾的孟泰在北京病逝。
到此,以上就是小编对于通化热风炉规格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,希望介绍关于通化热风炉规格的1点解答对大家有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