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家好,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,就是关于热风炉平面的问题,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热风炉平面的解答,让我们一起看看吧。
育雏用什么加温好?
1
暖风炉供暖:是以煤油等为燃料的加热设备,在舍外设立热风炉,将热风引进鸡舍上空或***用正压将热风吹进鸡舍上方。
2
电热伞供暖:是平面育雏常用的供暖方式。 常用育雏器是伞形的,故称为电热伞,也有方形、多角形与圆形等多种形状的育雏器,还需另设火炉、暖器或暖风炉以提高室温。
常用的育雏方式有哪几种?
根据热源和供暖设备的不同,常用的供暖方式有以下几种,养殖户可根据自身的条件进行选择。
(1)暖风炉供暖
是以煤油等为燃料的加热设备,在舍外设立热风炉,将热风引进鸡舍上空或***用正压将热风吹进鸡舍上方。此供暖方法是目前国内大型种鸡场及商品场普遍***用的方式。
(2)电热伞供暖
是平面育雏常用的供暖方式。常用育雏器是伞形的,故称为电热伞。也有方形、多角形与圆形等多种形状的育雏器。还需另设火炉、暖器或暖风炉以提高室温。
(3)自动燃气暖风炉供暖
此设备的燃料主要是天然气,设备可安装在舍内,通过传感器自动控制温度,热效率高,100%被利用,卫生干净,通风良好,是比较理想的供暖方式。
(4)火炕供暖
热源置于地下,在育雏舍外设一烧煤或烧柴的火土炕提供热源,热流沿鸡舍内地面下3~5厘米深处的双列烟道散发,最后由舍外烟囱排出。舍内烟道附近地面形成温床。
日光温室大棚在冬季遭遇连续阴天、雪天怎么办?如何增温?
我想日光温室大棚在冬季遭遇连天雨雪怎样增温,现在的办法多得是,只是增温成本太大,如果节约性的增温,人就要吃亏了,如果把大棚建在地深一米以上,温室的温度肯定是防冻的首选。而且还防风,降底大棚增温的成本,当然还可以在大棚西北面堆上农作物的稭秆,这也以增长温度,也可以在大棚的地下埋下稭秆也可以提高大棚温度。如果实在沒有办法,也可以按太阳灯。增温也是很快的。
当外界温度低于蔬菜生长的温度下限时,栽培的蔬菜就会产生冷害和冻害。北方的温室大棚在冬季如果遇到连续阴天、雨雪天气时,如果保温不好,室内气温低,蔬菜作物就会发生冻害。遇到这情况该怎么办?如何给温室增温呢?
我认为,遇到雨连续阴天和雨雪天气,想办法给温室增强的同时,也得做好温室的保温措施,还要增加室内作物的抗寒能力。
保温措施
1.浇水保温 水分比空气的比热容高,散热慢,冬季室内土壤含水量适中,耕作层孔隙裂缝细密,根系不悬空,土壤保温,根系就不会受伤害。所以,冬前浇足水或选好天气(20℃以上)灌足水可防冻害。
2.中耕保温 地面板结,白天热气进入就入耕作层就会受到限制,土贮热能就少,加之板结土壤裂缝大而且深,土壤团粒结构又差,温室前半夜就容易失热,后半夜温室内温度低,易造成冻害。对温室内土壤进行浅中耕可改善板结情况,合土壤裂缝,这样做既能控制地下水蒸发带走热量,又可保熵、保温、防寒、保苗。
增温措施
1.加强物品增温 在棚室外加盖稻草或保温棉被等可增加温度;在温室内设天幕,加扣小拱棚,地膜覆盖,以及在温室后墙挂银色反光幕布可提高室内温度。可在温室垄上覆地膜保熵控湿提温,但不要封严地面,留15~20厘米宽的土面,使白天土壤所贮藏的热量,晚上可通过没盖地膜的地面向温室内缓慢释放,使最低温度可提高1~2℃。如果在温室内再设二膜,形成保温隔寒层,可增加室内温度1~3℃。
2.用紫光膜增温 冬季太阳光中紫外线只占夏季的5%~10%。白色膜只能透过57%,而紫光膜可透过紫外线88%。紫外线可抑病杀菌,控制植株徒长。用紫光膜冬至前后温室温度可比绿色膜提高2~3℃。
3.临时加温措施 临时加温的设备要提前准备好。如用热风炉、煤球炉、碳盆等。加温设备要连接散热条件好的长管道,以提高热量利用率。
提高室内作物的抗寒能力
冬季遇雨雪天气,温室内气温低,光照弱。根系吸收能力差,这个时候给作物喷上光合微肥,可补充根系因吸收营养不足而造成的缺素症。叶面喷米醋和白糖与过磷酸钙混用,可增加叶肉含糖量及硬度,提高作物抗寒能力。醋的浓度为100~300倍液。要少用或不用生长类激素,以防降低作物的抗寒性。
总之,温室大棚冬季遇连续阴天,下雪天气。不但要想办法给温室增温,还要给温室保温,增加作物的抗寒能力。只有多种措施同时进行才能保证温室内蔬菜度过不利的天气,丰产丰收。
到此,以上就是小编对于热风炉平面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,希望介绍关于热风炉平面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。